<<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史事件 -> 党的八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战略目标

    党的八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战略目标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更新时间 : 2022-07-18

    党的八大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召开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在全国取得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精神的思想和设想。大会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一)

    1955年3月,按照原定的计划,党召开了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在3月31日的闭幕会上,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宣布:决定在1956年下半年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他在讲话中提出:党的八大有三个议事日程,一是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二是修改党章,三是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1956年7月以前要完成代表的选举及文件的准备工作。要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经济、文教、军事、党务、政治思想等工作都要大进一步,为胜利召开党的八大而斗争。

    1955年10月4日,党的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和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确定在1956年下半年召开党的八大,要求各省、市、自治区、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和解放军分别召开代表大会选举八大代表。代表须在1956年6月底以前选出。

    1955年底至1956年春,为准备召开党的八大和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共中央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1956年4月25日,根据前一阶段的调查研究并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5月2日又向最高国务会议系统阐述了十大关系问题。这个报告论述的十个问题,是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和以苏联经验为鉴戒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前五个问题是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关系,也是报告的重点,后五个问题属于政治生活方面的关系。这个报告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若干新方针,强调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论十大关系》提出后,八大政治报告的起草工作就确定以这个报告的精神为指导思想。

    毛泽东领导并参加了起草政治报告、修改党章的报告。八大文件草稿形成后,中共中央曾组织中央机关和各省、市、自治区及军队党的负责人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毛泽东指示将政治报告已定稿的各部分,印发给八大所有代表,请他们即看即加修改。八大文件不仅凝聚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经验与智慧,也凝聚了全党的经验与智慧。

    1956年8月22日,党的七届七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八大议程应突出建设这个主题。毛泽东在会上指出:这次大会的基本方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团结党内、国内、国际一切可以和应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凡是不利于这样的方法(团结一切力量)、这样的目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方针,我们就要批评和反对。这是我们这次大会、也是我们党历来的旗帜。会议还就新的一届中央委员会,尤其是中央核心领导层的人选问题进行了反复酝酿。毛泽东谈到,中央准备设四位副主席,另外还准备设一个书记处,推举一名总书记。他说,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党,这样的大国,为了国家的安全、党的安全,恐怕还是多几个人好。这次会议通过了准备向党的八大提交的各项文件,对大会的有关事项作出决定,为顺利召开八大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二)

    1956年8月30日晚,八大预备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第一次会议。毛泽东主持了会议,邓小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对七届七中全会决定的几个文件草稿作了说明。在邓小平作完报告后,毛泽东作了《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的讲话。他提出大会的目的和宗旨是总结七大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他强调应当继承发扬我们党在思想方面和作风方面的优良传统,继续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官僚主义。关于中央委员会的选举,毛泽东强调要坚持七大的方针,即团结的方针,对犯了错误的同志包括犯过路线错误的同志,要采取这样的方针。

    9月10日下午,八大预备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第二次会议。毛泽东主持会议,陈云代表中共中央对八届中央委员候选人名单和提出经过作了说明。会上,毛泽东就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搞建设要造就知识分子队伍、中央委员会的候选人名单等问题,作了讲话。

    1956年9月15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开幕。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盛况空前的大会。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1026名,候补代表107名,他们代表着全国1073万名党员。此外,59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的代表,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也列席了会议。

    下午2时,会议开始。毛泽东宣布:“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幕。”全体代表顿时起立,长时间地热烈鼓掌,庄严的《国际歌》响彻会场。

    接着,毛泽东致开幕词,总结了七大以来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绩,分析了取得胜利的原因,指出了党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向全党提出了今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任务和为完成任务必须采取的态度,描绘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光明前景。

    毛泽东致完开幕词后,大会在当天的执行主席周恩来主持下,选举了大会主席团、秘书处和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通过了大会日程和会议规则。在进行完上述程序后,刘少奇代表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政治报告。

    大会第二天,邓小平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报告。

    会议的第三天起至9月25日,主要是大会发言和致词。整个八大会议期间,共有68位代表作了大会发言,45位代表作了书面发言。其中,重要的有朱德、陈云、董必武、彭德怀、李富春、薄一波等代表的发言。

    在八大召开的12天时间里,应邀参加会议的各兄弟党代表,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词。此外,李济深、沈钧儒等8个民主党派的主席,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宋庆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以无党派民主人士的身份列席了会议。在9月17日的大会上,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代表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致词,祝贺大会召开。

    选举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是八大的最后一项议程。事先,中共中央并没有提出一个候选人名单。选举工作的第一步,是各位代表自由提名候选人,这大大出乎了许多代表的意料。八大还规定,在提名过程中,不确定人数,也不分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代表们自由提名后,由各代表团汇总提名名单。第二步是中央政治局、第七届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与各代表团团长、副团长,分别或联合举行会议,讨论汇总上来的名单。在9月8日的七届七中全会上,正式确定候选人名额为170人,并通过了候选人名单。9月12日,进行选举工作的第三步,各代表团讨论候选人名单,对名单提出意见,进行预选。结果,170人被提名为候选人,仍不分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9月24日,进行第二次预选,97人被提名为中央委员候选人,73人被提名为候补中央委员候选人。9月26日下午,大会正式选举中央委员会,选举了97名中央委员会的正式委员。第二天下午,又选出73名候补中央委员。

    选举结束后,陈云代表主席团向大会宣布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的选举结果:中央委员候选名单97人和候补中央委员名单73人,每人得到的票数都超过半数以上,按照选举规定,他们全部当选。接着,由大会秘书处宣读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的名单。随后,全体代表以热烈的掌声庆祝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的诞生。

    八大闭幕的第二天,即9月28日,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以上6人组成政治局常委会。此外,八届一中全会还选举出了以董必武为书记、刘澜涛等为副书记的中央监察委员会。

    (三)

    八大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探索,提出和初步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

    八大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我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党的七大以来,我们的祖国经历了两次有世界意义的伟大历史事变,一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取得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由于这两次胜利,我们国家的内外关系发生了一系列的根本变化。近百年来骑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已经被赶走了,中国已经成为伟大的独立自主的国家。外国帝国主义的工具——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已经在中国大陆上消灭了。封建地主阶级,除开个别地区以外,也已经消灭了。富农阶级也正在消灭中。原来剥削农民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处在由剥削者变为劳动者的转变过程中。广大的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它的队伍扩大了,它的觉悟程度和文化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知识界也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面貌,组成了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国内各民族已经组成为一个团结友好的民族大家庭。我们党现时的任务,就是要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八大明确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战略目标。八大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且基本上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就使我国出现了一种完全新的社会面貌。在旧中国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即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的矛盾,由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而解决了;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在明确主要任务的基础上,八大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八大通过的党章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八大制定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规划,这就是,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使工业生产在社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使重工业生产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占显著的优势,使机器制造工业和冶金工业能够保证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使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获得必要的物质基础。

    (四)

    党的八大明确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周恩来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强调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明确提出:“我们在编制年度计划的时候,在有利的情况下,必须注意到当前和以后还存在着某些不利的因素,不要急躁冒进;相反地,在不利的情况下,又必须注意到当前和以后还存在着许多有利的因素,不要裹足不前。”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也强调:如果对于凭借有利条件较快发展我国生产力这种可能性估计不足,或者不努力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那就是保守主义的错误。但是,我们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的经济上、财政上和技术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估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而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的正确比例。如果不估计到这些情况而规定一种过高的速度,结果就会反而妨碍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的完成,那就是冒险主义的错误。党必须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这两种错误倾向。

    八大初步探索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周恩来在报告中指出:要在适当的范围内,更好地运用价值规律,来影响那些不必要由国家统购包销的、产值不大的、品种繁多的工农业产品的生产,以满足人民多样的生活需要。例如,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将实行产品的自产自销;对某些日用工业品,将推行选购办法;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等办法。陈云在大会上作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新问题》的发言,系统地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至于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是按照计划生产的,但是同时有一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的。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但是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这些实际上讲到的是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是对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市场机制的重要探索。

    (五)

    八大提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密切结合,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由于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执政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群众路线的原则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必须经常注意进行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斗争,经常警戒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为此,党除了应该加强对于党员的思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从各方面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并且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

    八大还强调要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要加强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合作,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要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国家法制;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繁荣文化艺术和促进科学研究;等等。

    总之,党的八大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方针和设想是富有创造精神的。这次会议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并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成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友情链接: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党史学习教育官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共产党员网 求是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学习强国 党建网 中央党校网 中国军网 河北党史网
    主办单位:中共邯郸市委党史研究室 Copyright © 2014-2021 邯郸党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邯郸市丛台区丛台东路298号 电话:0310-3113267 邮编:056000 邮箱:handandangshiwang@163.com
    备案信息: 冀ICP备15009299号-2 |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3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