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精神谱系 -> 长征精神谱系述论(一)

    长征精神谱系述论(一)
    来源:学习强国  更新时间 : 2022-04-22

    20世纪30年代的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历史以至世界历史上也都具有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长征精神,是长征历史这一社会存在的产物,没有长征实践,也就无法产生长征精神。同时,长征精神又对长征实践产生反作用,是长征取得胜利的精神力量。概而言之,长征精神是一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战略转移征程中所形成的,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赓续发展的革命精神,具有极其深刻的意涵、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极其丰富的形态。长征精神既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一个重要坐标,而且也形成了自身的精神谱系。近年来,关于长征精神谱系内各种精神的研究,成为各地长征研究中的一个学术热点。2016年,笔者率先提出“长征系列精神”“长征子精神”的概念,得到学术界的响应和认同。本文主要结合学术界关于“长征子精神”研究状况和主要成果,对长征精神谱系加以论述。

    一、长征精神谱系概述

    长征精神具有特定的生成机理、逻辑结构和科学内涵。长征精神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也衍生出许多原生形态、具体形态、阶段形态、演变形态的精神,它们就性质而言,或者是长征精神的某一种内涵或要素,或者是长征精神在某一具体环节、时段、空间或领域的具体化,或者是在长征精神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并与其有重大关联度和重合度的精神形态,可以统称之为长征精神的子级形态。当然,那些与长征精神有密切关联和相互影响作用、处于平行关系的精神形态,不属于这里所说的长征精神谱系探讨的范畴。

    长征精神谱系中的精神在时间上前后衔接,在内容上互为补充,构成了长征精神谱系的一个个具体坐标,是长征精神的自然延伸和具体展开。无疑,长征精神与长征系列精神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长征精神是长征系列精神的源头和根本,长征系列精神是长征精神的具体和延伸。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结构要素、价值取向等,对长征系列精神具有决定作用,尤其是在理想主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现实主义等基本的精神要素和思想内核方面,实属异曲同工、殊途同归。长征系列精神是长征精神的具体化表现,侧重表现长征精神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精神要素,是长征精神的生动展示和鲜活实践,对长征精神的形成、演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一个个长征子精神的生成与融合,才最终汇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与长征系列精神一起,又汇入中国共产党精神和中国精神的洪流,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据笔者考察,长征精神谱系中已经各地各级政府或专家学者明确提出并进行过相应宣传或研究的长征子精神,已有三四十种(见下表)。这些精神的内涵特质、形成背景、现实意义、研究深度、宣传力度等各不相同,呈现出不均衡不平衡的特征。

    二、长征精神内涵系列精神

    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按结构要素又主要包括理想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现实主义精神等。这些方面的构成要素,以及同层级的相关元素,都可以自成体系,形成具体的精神形态。

    长征独立自主精神。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长征独立自主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红军长征的过程中,在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开始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主要依靠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科学精神。研究者认为,其基本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四是敢于斗争的政治品格。这一精神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长征担当精神。一部长征史,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创造的人间奇迹。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的担当精神与长征历程相始终,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这种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面对凶暴强敌,主要体现为视死如归、敢于斗争、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担当精神;面对险恶困境,主要体现为不畏艰险、排除万难、坚定不移、顽强斗争的担当精神;面对生死考验,主要体现为坚定执著、英勇不屈、敢于牺牲、矢志不渝的担当精神;面对革命危局,主要体现为解放思想、突破常规、大胆开拓、敢闯新路的担当精神。这种担当精神对新时代中华儿女不畏艰难、砥砺奋进、敢于担当、一往无前,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胜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长征战斗精神。长征中红军之所以能突破优势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甘根据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有充盈的战斗精神。长征战斗精神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特征,其中忠诚与信仰是长征战斗精神之源,英雄主义是长征战斗精神的集中体现,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长征战斗精神得以发挥的重要保证。发扬红军长征战斗精神,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对于新时代人民军队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三、长征重要会议系列精神

    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这些会议中,按规格又可以分为中央一级的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如各中央局、各省委、各主力红军及以下各级召开的重要会议),其中以中央一级的重要会议数量最多、影响也最大。

    遵义会议精神。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众所周知的,遵义也因此被称为“会议之都”“转折之城”。20世纪80年代后,遵义会议所呈现出的革命精神日益引起广泛关注。进入21世纪,遵义会议精神的研究和宣传进一步深化,召开了多次专题研讨会,贵州省和遵义市的专家成立课题组展开研究,形成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务求必胜”的基本概括。学术界对于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也有多种概括,如石仲泉通过对“大遵义会议”的历史考察,把遵义会议精神概括为四条:“坚定信念,忠诚革命;坚持真理,实事求是;顾全大局,民主团结;独立自主,实现转折”。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在遵义考察时指出,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传承和发扬遵义会议精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通道会议精神。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在湖南省通道县境内召开紧急军事会议,讨论红军的进军方向等问题。这次会议经过激烈争论,部分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决定避实击虚,由原定从通道北上改为先西进贵州再沿黎平、锦屏北上。这就是有名的“通道转兵”。通道会议在行军路线上作出的调整,避免了红军钻入国民党军提前布置好的口袋而致全军覆没的危险。这次会议孕育和形成的通道会议精神,主要体现在坚定信念、敢于担当、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等方面。

    黎平会议精神。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中心议题是中央红军向何处去的问题。这次会议根据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多数人的意见,否定了博古、李德的错误主张,最终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这次会议是中共中央自随军长征以来召开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是一次关系红军命运和中国革命前途的会议,为在遵义会议上纠正“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打下了基础。这次会议为实现历史转折和争取长征胜利创造了必要条件,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2011年6月,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参观黎平会议会址和纪念馆后指出:黎平会议精神,就是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三敢”精神的提出,是对黎平会议精神的高度凝练概括。“三敢”精神具有内在逻辑性,其中“敢闯新路”是前提和条件,“敢于突破”是要求和标准,“敢于胜利”是归宿和目的,“三敢”之间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苟坝会议精神。1935年3月10日、11日、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的狗坝村(今苟坝)召开会议,重点讨论林彪、聂荣臻关于攻打打鼓新场的建议。这次会议经过反复讨论,最终根据毛泽东的主张,撤销进攻打鼓新场的计划,使红军避免了一次重大挫折。在这次会议上,经毛泽东、张闻天等提议,并经与会人员一致通过,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等三人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即新“三人团”),全权指挥军事,从而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地位,为中央红军跳出国民党军的包围圈奠定了基础。【关于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立的具体时间,学术界仍有不同观点,本文仅取其一种。】苟坝会议是继遵义会议之后又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体现出的对党忠诚、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敢于担当的精神,也成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友情链接: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党史学习教育官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共产党员网 求是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学习强国 党建网 中央党校网 中国军网 河北党史网
    主办单位:中共邯郸市委党史研究室 Copyright © 2014-2021 邯郸党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邯郸市丛台区丛台东路298号 电话:0310-3113267 邮编:056000 邮箱:handandangshiwang@163.com
    备案信息: 冀ICP备15009299号-2 |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3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