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精神谱系 ->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太行精神
2009年5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时,对太行精神做出了新的诠释和解读: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锤炼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守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不怕牺牲、不畏艰险
百折不挠、艰苦奋斗
万众一心、敢于胜利
英勇奋斗、无私奉献
精神起源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二九师进入太行山后,即在中共中央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大刀阔斧地开展根据地工作。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迅速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新局面。800万劳苦大众和广大人民争先恐后地参加抗日武装。“村村像军营,人人都是兵,抗日根据地,一片练武声”。抗战中,坚定生命、鲜血和钢铁般的斗志,依托有利地形,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同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在极其艰难、复杂、曲折、险恶的斗争环境中,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文武英才,形成了难能可贵的太行精神。
精神内涵
“不怕牺牲、不畏艰险”
在八年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将士付出了巨大牺牲,他们当中有普通士兵,也有共产党的高级将领。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为掩护机关突围,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率部出征,在突破敌人最后一道防线时不幸牺牲,成为八路军在抗战期间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将领。据不完全统计,晋绥军区指战员牺牲1.3万多人,晋察冀军区指战员牺牲7.1万多人,晋冀鲁豫的太行区和太岳区将士牺牲1.3万多人。
“百折不挠、艰苦奋斗”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实行“三光政策”,对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和反复的“围剿”。仅1941年和1942年两年间,日军对晋冀豫边区的大“扫荡”就有19次,中、小扫荡高达500多次。面对敌人的“扫荡”“围剿”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太行军民一边战斗一边生产,从八路军总司令、部队首长、地方干部到普通士兵,都和老百姓一道艰苦奋斗开荒种地,纺线织布,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谊。
“万众一心、敢于胜利”
在根据地,共产党实行解放妇女、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发展生产等符合实际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据统计,太行区先后有117万余人参军入伍。仅仅14万人的武乡县,就有9万多人参加各种抗日救亡组织,1万4千多人参军参战,2万多人为国捐躯。
“英勇奋斗、无私奉献”
1939年7月,朱德总司令提出“三不争”规定:不与老百姓争粮吃,不与老百姓争房住,不与老百姓争水喝。八路军走到那里,就把铁的纪律带到那里,也把好事做到那里。太行根据地为减轻群众负担,大力发展集市贸易,鼓励发展小商品经济,实行统一累进税、整理村财政、反贪污浪费等,把人民利益真正放在了第一位。
精神意义
用太行精神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党员干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最坚定的传承者,太行抗日根据地聚集着中华民族不畏牺牲的爱国英雄群体,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粮出粮,保证了抗日兵员补充和物资供应。正如歌曲《在太行山上》所唱:“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这首充满抗日革命激情的旋律每次响起,人们就仿佛进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禁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用太行精神蕴含的理想信念,引领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曾在太行山坚持多年抗战的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时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刘伯承、邓小平、杨秀峰在黎城和涉县一带,亲自与当地军民一起修建了漳南大渠,浇灌沿途4000多亩土地。
用太行精神蕴含的艰苦奋斗精神,告诫党员干部励精图治、防腐拒变。
太行精神是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亲民精神,八路军走到哪里,都会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执行得一丝不苟。1943年,邓小平对太行区的经济建设经验作了如下总结:“正是有了这一经济战线的胜利,我们才有可能坚持敌后抗战六年之久,并且还能继续坚持下去。”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时刻为人民着想,与人民荣辱与共,所以才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与衷心爱戴。
用太行精神蕴含的开拓创新精神,鼓舞党员干部牢记使命、锐意进取。
在太行根据地的八年抗战岁月,八路军和根据地人民群众在开辟、巩固根据地的进程中,努力探索、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广泛开展军事斗争、经济生产、民主建政、文化教育的路子。为了民族独立自强,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发挥创造力,积极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成立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组织,实行了解放妇女、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发展生产等符合实际的政策和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