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史人物 -> 刘伯承诗词中的壮志豪情
刘伯承(1892—198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新中国开国元帅,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是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奠基人之一。他深谙兵法、足智多谋、战功赫赫,被誉为“军神”。朱德称其“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内不可多得的将才”。刘伯承数十载的戎马生涯皆为国家和人民而战斗,壮志不移,豪情不减,这在其流传不多的诗词中便可感知一二。
手执青锋卫共和
刘伯承出生于四川省开县(现重庆市开州区)赵家场的一个贫困家庭,自幼备尝艰辛,切身体会到了穷苦大众的困苦与辛酸,逐步树立了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认为“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1912年,刘伯承考入重庆蜀军政府开办的将校学堂,毕业后被分派到川军第五师熊克武部,从此开启了漫长的戎马生涯。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倒行逆施,反动面目彻底暴露。孙中山发动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熊克武任四川讨袁军总司令,刘伯承随部队参加了战争。然而,讨袁战争以失败告终,刘伯承在战斗中负伤,几经辗转回到开县老家养伤。刘伯承因骁勇善战,崭露头角,被四川反动当局列入通缉名单。1914年春,为躲避搜捕和探寻革命道路,刘伯承乘舟顺江而下,奔赴上海。船过三峡之际,刘伯承远观两岸的青山与滚滚东逝的长江水,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思潮起伏,写就七律《出益州》,诗曰:“微服孤行出益州,今春病起强登楼。海潮东去连天涌,江水西来带血流。壮士未埋荒草骨,书生犹剩少年头。手执青锋卫共和,独战饥寒又一秋。”诗的首联意谓刘伯承处境非常危险,只好隐藏身份秘密出行。“强”字凸显了伤愈后振奋精神、继续战斗的坚定决心和意志。颔联融情入景,表面上是写眼前波涛汹涌的“海潮”与“江水”,实则表明讨袁斗争虽遭到残酷镇压,但革命浪潮定会再次风起云涌。颈联是写由所见而引发的感想,表达了对袁世凯大肆屠杀爱国志士的愤慨之情,体现了不惧白色恐怖、坚贞不屈的革命献身精神。尾联直抒雄心壮志,尽管讨袁斗争失败了,革命道路上仍然布满荆棘,但誓死捍卫共和、反对帝制的志向绝不会改变。这是一首抒怀述志诗,既沉雄悲壮,又慷慨激昂,读来感人肺腑,鲜明展现了刘伯承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从而使得一个年轻的、刚毅不屈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
狭路相逢勇者胜
1926年,刘伯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不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位理想信念坚定、忠贞不渝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1947年,解放战争进行到第二年,在多个方面形成了有利于我方的态势。同时,为了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党中央决定由内线作战转到外线作战,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6月底在张秋镇至临濮集间突破了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并发动了鲁西南战役。刘邓大军连续作战28天,在六营集、羊山集等地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歼灭国民党军9个半旅,开辟了鲁西南广大战场,使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门户洞开。战役结束后,刘伯承满怀喜悦之豪情写下了题为《记羊山集战斗》的诗篇:“狼山战捷复羊山,炮火雷鸣烟雾间。千万居民齐拍手,欣看子弟夺城关。”诗词的前两句表明我军行动迅速,在硝烟弥漫的激烈战场上接连取得胜利,彰显了人民军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顽强作风。第三、四句抒写了人民群众在战役胜利后欢欣鼓舞的热烈场面,反映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军队,军队为人民而战的血肉之情。诗词以畅快淋漓的笔触记述战斗,既衬托出了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源之所在,又仿佛使人看到了刘伯承用兵如神的指挥艺术和作战谋略。
追忆往昔志更坚
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主动请缨筹办军事学院,呕心沥血、建树颇丰,为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7年秋,刘伯承积劳成疾,遭受病痛的折磨,接受医生的建议外出疗养。他来到位于安徽南部的黄山,眼望怪石、奇松和云海等独特的景色,回想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革命战事,激情澎湃地写下了《与皖南抗日诸老同志游黄山》一诗:“抗日之军昔北去,大旱云霓望如何。黄山自古云成海,从此云天雨也多。”诗词运用双关修辞手法,以黄山“云”“雨”的变化形象描写了皖南事变前后的情形。前两句是说新四军以大局为重向北进发,皖南人民殷切盼望他们回来继续领导抗日战争。第三、四句指出事变后皖南人民处于更加残酷的侵略与压迫之下,斗争形势也变得愈加艰难。诗词既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又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新四军深切的思念之情,同时说明革命战争虽然暂时遭遇挫折,但只要矢志不渝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夺取最后的胜利。后来,这首诗被镌刻在黄山之上,成为人们缅怀历史、激发力量的重要场所。
1986年10月,刘伯承因病与世长辞。徐向前作诗以悼念,“日暮噩耗遍京城,泪雨潇潇天地倾”,描述了人民群众悲痛万分的场景,“渊渊韬略成国粹,昭昭青史记殊荣”,赞扬了刘伯承建立的丰功伟绩。刘伯承的伟大功业连同诗作一道激励和鞭策着人们奋勇向前。(颜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