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史人物 -> 毛泽东主席视察邯郸,提出“邯郸是要复兴的”
建国后,经过近10年的发展,邯郸的工业建设突飞猛进,有了一定的规模。钢铁、纺织、机械、电力等行业的许多工业项目有的已建成投产,有的正在建设,邯郸已经成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1959年9月,毛泽东视察了邯郸。为了鼓舞这座新兴工业城市产业工人的士气,应地方领导的要求,毛泽东决定在这次视察中,首先接见邯郸的纺织工人。
9月24日早晨,毛泽东用过早餐,稍作歇息后,对陪同的省、地市领导说:“去见见工人吧!”上午9时许,毛泽东走下专列,跨过铁道,从国棉二厂北门进入厂区,来到提前列队等候在那里的千余名纺织工人代表面前,人群中立即爆发出“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数百米长的工人队伍像沸腾的河流一样激荡如潮。毛泽东也很快被工人的情绪所感染,他不断的挥动手臂向工人队伍招手。
工作人员从专列上卸下一辆苏联进口的敞篷吉普车,想让毛泽东登上敞篷车接见工人,毛泽东笑着摇摇头,温和地说:“见工人,我不坐车。”说着就走进了人群汇成的长廊中。毛泽东身材伟岸,步履稳健。为了走近工人,他时而靠左,时而靠右,呈折线形穿梭于工人队伍之间。随着毛泽东身影的靠近,人群的欢呼声更加热烈,许多工人都想一睹领袖的风采。
二厂的领导提前准备了一张三屉桌和一部扩音器,想让毛泽东接见完工人后发表讲话。车间的工人早已把车间打扫得一尘不染,盼望毛泽东能走进车间。由于日程紧张,毛泽东要去视察棉花万亩丰产方,之后还要赶往保定。因此,邯郸国棉二厂之行只能匆匆结束。
从邯郸国棉二产出来,毛泽东视察了磁县成安公社的棉花万亩丰产方。或许是邯郸的自然禀赋,触发了灵感。中午座谈期间,毛泽东对中共邯郸地委书记庞均说起来邯郸城市的发展。他说:邯郸是赵国都城,是五大古都之一,那时有邯郸、洛阳、淄博。那时候没有上海、天津大城市。邯郸是要复兴的,因为它出铁、煤、棉花、粮食。邯郸有五万万吨铁的蕴藏,很有希望搞个大钢铁城。
邯郸的资源引起了国家的重视,上世纪70年代,国家投资建设邯邢基地,邯郸的钢铁工业建设进一步加快。
(摘自《毛泽东与河北》,中共邯郸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央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