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史人物 -> 邓小平视察邯郸(二)
视察邯郸西部山区
汇报结束时,邓小平提出要到邯郸西部山区看一看。因当时乘汽车到山区不便,经研究并征得邓小平同意,最后确定乘火车沿郸环行铁路线对山区进行巡视。
下午,在邯郸火车站内,邓小平刚登上他的专车,地委第记李维新就让人将 3 篓苹果抬到车上,并对邓小平说 :“这苹果是我区广平县培育的新品种,是专门让您品尝的。”邓小平点头称好,随即收下,并让随从人员从车上搬下两箱橘子说 :“我也送给你们些吃的,这是从南方带来的无核蜜橘,这橘子好吃,就分给大家吃
吧。”邓小平言辞恳切,他的橘子岂能不收,李维新道声谢谢就让司机将橘子拉到地委办公室,分给了大家。
下午 2 时,邓小平乘坐加挂的专车驶出了邯郸站。环行路经康二城、武安、午汲、磁山、和村、彭城、马头等 16 个站,转一圈共行驶 135 公里。在专车上的办公室内,邓小平与刘子厚、刘英、李维新、力矢等不断地交谈。
火车出了邯郸站,行驶缓慢。在西行的上坡路上,途经每一个车站停车时,邓小平都要走下火车,与陪同人员和当地的干部聊上几句,提出一些问题。直到下午 3 时,专车才驶进武安站。火车停稳,邓小平刚下车,早有武安县委书记王振江等人迎上前来。邓小平同武安县委的成员相见后,看到站台上有一木料堆,意欲登高一望。当时他已是 69 岁高龄,随行人员赶忙搀扶,邓小平摆手示意不用,随即走了上去,还向四面环视,好像是寻找什么。稍停,他向东北方向一指说 :“那里有座塔,那里就是武安县城吧 ?”有人回答说是。邓小平接着又说 :“当年打仗时我常路过这里,记着这个县城坐落在小盆地上,中间还有个塔嘛 !”大家听了,无不
佩服他的好记性。
邓小平下了木料堆,在大家簇拥下步入车站站长室,对武安县委班子成员开门见山地说 :“你们先谈谈老区有什么变化吧。”
武安县委书记王振江已接地委通知,做了准备,当即作了汇报。邓小平听后嘱托说 :“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对革命做了很大贡献,中央也很重视老区建设,你们一定要把老区建设和群众生活搞好,把工农业生产搞上去。”随后又说 :“这次原想到冶陶等地看看,因时间太紧就不去了,请代我向大家问好吧 !”
大约下午 3 时半,火车又徐徐开动了,邓小平隔窗与武安县委的成员招手告别。
列车在武安县境内穿行,邓小平在车窗内不断向外瞭望,看着老区的山川河流和梯田堰坝,情意绵绵,依依不舍。在磁山站,他同大家谈起当年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开采露天矿、掠夺资源的情景,大家心情极不平静,感慨不已。
下午 5 时左右,列车到了峰峰矿区彭城站,停在靠近水泥厂的一个地方。邓小平下车后,仰头一望,烟尘蔽天,似黑云压顶,他说 :“这里的烟尘太大了。”刘子厚忙向邓小平汇报说 :“水泥厂离彭城陶瓷厂太近,水泥厂的烟一冒就被风刮到彭城窑,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陶瓷生产和居民生活。”邓小平当即表态说 :“对这个问题,你们要很好研究解决一下。”接着,还同刘子厚交换了一些具体意见。
火车临近邯郸,刘子厚征询邓小平巡视老区后的意见,邓小平意味深长地说 :“看来变化不大呀 !”
陪同邓小平巡视的刘英回忆说:一路上小平同志在车窗内不断地瞭望老区的山山水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流露出了深深的感情。
——摘自《邓小平与河北》,第十三章《情系邯郸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