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史理论 ->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与追求(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并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对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战略安排时明确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国式现代化坚决抛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西方现代化模式,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方针。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坚持用高质量发展解决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2014年3月,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时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的道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必然结果,又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觉和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为人类持久和平、发展繁荣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面向未来,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伟大目标,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在造福中国人民的同时,也造福世界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出了一条通过自身发展带动世界发展的、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发展道路基础上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习近平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成现代化强国时,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中国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历史意义。”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1.必须加强党对现代化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赶超型现代化,人口规模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现代化的任务艰巨。统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发展,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现代化,必须加强党对现代化的全面领导。2021年1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职能配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备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指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是顺利推进现代化进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2.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2014年2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党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其中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是: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9年11月,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就《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情况作说明时指出,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中央政治局决定这次中央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习近平强调,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原则。2021年1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2015年10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内外联动发展问题,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新发展理念对于解决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动力问题,正确处理现代化进程中各个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社会财富分配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2021年1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根本性作用和重要意义。
4.必须统筹布局、协调推进现代化各领域的发展。现代化是一项复杂而又巨大的系统工程,统筹布局、协调推进各领域的发展,是持续推进现代化并实现既定目标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各领域发展还不平衡。必须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发展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统筹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抓住影响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战略性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将系统观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协调的整体效能,提高发展的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重点在于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全面的现代化。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视察时即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2015年5月,习近平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指出,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要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到2020年如期完成目标任务,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如何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村全面振兴,成为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在会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都具有全局性的重大作用和历史性意义。
6.重点在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2018年1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是确保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经济体系包含了七个方面: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一个目标就是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期实现。
7.重点在于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建设科技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科技保障。加快科技创新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2018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专题研究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问题。习近平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强基础研究、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等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重大举措,对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建设和完善我国科技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总体定位、战略要求和根本任务,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于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建设和完善科技体系,保障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新的顶层设计,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战略安排,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必将对世界和人类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结语
恩格斯曾经说过:“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一科学论断,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与追求的形象写照。从建立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执着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致力于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全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呈现出无限光明的前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屹立在世界东方,将彻底改变中华民族的发展面貌,也将进一步改写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