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邯郸英杰 -> 袁香南
袁香南(1893-1943),原名袁桂芳,字香南,河北省曲周县寺头后街村人。
袁香南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幼年时在本村上小学,他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后来考入公费的邢台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袁香南到平绥(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铁路局扶轮小学任教师。后曾任曲周县立乡村简易师范学校校长。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袁香南回到家乡曲周,他坚决反对亡国论,到群众中主动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积极调动大家的抗日救国热情。1938年4月,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开进曲周,组建了“曲周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等抗日政权和各抗日团体,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袁香南加入了战委会,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不久后,又出任战委会主任。与此同时,袁香南还动员自己的女儿袁钟慧参加抗日工作,他对女儿说:“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你们妇女也要组织起来,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袁钟慧从此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后任曲周县第一任妇女抗日救国会主任。
1938年10月底,袁香南调到曲周四区任区长。四区土匪横行,环境恶劣,袁香南胆大心细,工作干的很出色。1939年,袁香南调任冀南三专署秘书。1940年夏,袁香南的儿子被国民党反动军阀石友三部杀害,但他的革命信念丝毫没有动摇。1940年,袁香南调任广曲县抗日政府秘书。在工作中袁香南始终勤勤恳恳,坚持原则,从不利用职权谋私利,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1943年秋,袁香南遭汉奸告密,不幸暴露行踪,被龙堂炮楼的日伪军抓捕。敌人对袁香南严刑拷打,他宁死不屈,恼羞成怒的敌人将他押送至邯郸杀害,时年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