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史纵横 -> 邯郸的八年抗战
1937年11月1日,磁县在北贾璧村召开全县各村村长和代表参加的万人大会,正式宣布成立磁县抗日民主政府,田裕民当选为县长,是为华北地区第一位民选抗日政府县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10月,日军侵占邯郸各地,烧杀抢掠,实行血腥统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邯郸成立了各种民间组织和抗日团体,配合撤退到邯郸的部分国民党爱国将领奋力抗日,奏响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慷慨悲歌。1937年11月,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太行,转战冀南,开创了以邯郸为中心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在邯郸地方党组织和邯郸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一二九师成功发起响堂铺、香城固等一系列战斗战役,打出了一片新天地。随后刘邓首长和一二九师司令部、政治部等机关进驻邯郸(涉县),在邯郸人民的协助支持下,胜利粉碎了日伪对根据地的多次“扫荡”,并相继建立了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开创了以邯郸为中心的包括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区、154个县,地域12万平方公里,人口2550多万的晋冀鲁豫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战的重要战略基地。与此同时,在根据地内部,大力开展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使邯郸这块热土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
军事斗争如火如荼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由于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北平、天津相继失守。随后侵华日军沿平汉铁路大举南犯。10月10日侵占石家庄,15日侵占邢台,16日,日军飞机连续轰炸邯郸火车站、邯(郸)大(名)公路沿线,国民党邯郸军政人员弃城南逃。17日,日本华北派遣军第1军第14师团占领邯郸城。18日,永年、磁县、肥乡相继沦陷。21日,临漳县城失守。
此时,在华北第一战区(河北京津地区)一路退败的国民党军队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组织了三个军,在邯郸地区向侵华日军两个师团进行反攻。后全面溃败,退往河南。此时的邯郸疮痍满目,村村断壁残垣,户户哭声相闻。国民党军队退出邯郸后,日寇集中兵力东犯,并对抗日民众实行大屠杀。24日,日军占领成安城,对无辜百姓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屠城7天,残杀百姓5100人,制造了成安惨案。15日,日军攻占广平县南小留村,杀死村民百余人。同日,日军进犯邱县,16日占领县城并杀死居民808人。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在邯郸坚持地下斗争的中共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利用国共合作抗战、共产党取得合法地位的有利时机,发展壮大自己,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大名、成安、磁县、肥乡、馆陶、广平等县的共产党员以及民众组成各种抗日团体和武装,对抗击日军入侵,抑制土匪骚乱,稳定社会秩序,保护人民利益,唤醒民众抗日起到了积极作用。
1937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先遣支队第三游击支队(简称三支队),翻越太行山,从辽县进入武安县开辟抗日工作。12月初,三支队与中共冀鲁豫边区特委取得了联系,共同组建了一二九师第四游击支队(简称四支队)。
在三支队挺进磁、武的同时,八路军一二九师工作团先遣队,从辽县进驻涉县城。工作团进驻涉县后,在涉县组建了抗日游击大队。
1938年初,在先遣三支队打开团结抗日局面后,八路军一二九师部队开始挺进邯郸一带。
1938年5月19日,陈赓率部进驻武安县继城镇。
刘伯承、邓小平率八路军一二九师先后打响了长生口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漳南战役、香城固伏击战、磁武涉林反顽战役等。经过一系列战斗,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被基本清除,涉县周围多县全部掌控在八路军、共产党手中,为一二九师司令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进驻涉县创造了条件。
在邯郸老区人民大力支持下,抗战八年,刘、邓率领一二九师创建的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区连成一片,其控制区域南至陇海线,东至津沪线,北至石太线、石德线,西至同蒲线,成为全国最大的根据地之一。
八年抗战,邯郸一带武装力量达到迅猛发展,战略战术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八年抗战,邯郸老区人民为战胜日本侵略者、拯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做出了重要贡献。邯郸老区作为八路军的根据地、大后方,为前线作战提供了人力、物力的有力保障。据统计,抗战期间,邯郸儿女有4.6万人参加了八路军,13.9万人支前参战,共运送军粮1.6亿斤,做军鞋106.1万双,救护伤病员9.37万人。
八年抗战,邯郸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武装斗争,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民团结,党群一心,英勇作战,前仆后继,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民主政治建设是革命胜利的保障
邯郸人民配合一二九师积极抗战,经过系列军事斗争,在打开一片控制区域后,开始了根据地内的各级政权建设。
实施民主政治,建立共产党、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1/3的“三三制”政权是中共中央为坚持敌后抗战、巩固抗日根据地提出的重要政策。1941年3月,冀太联办按照“三三制”的原则开始筹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边区政府的成立,推动了邯郸各县的民主政治建设。实行民主政治,建立廉洁政府,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的团结,调动了各界人士的爱国热情。肥乡县参议员张秉藩(国民党员)一次捐款3.6万块大洋和5匹骡马资助八路军;邯郸县商会会长杨真卿与县抗日政府通力合作,积极募集抗日经费,支持抗日;邯郸县五里铺进步绅士冀卓吾向抗日政府捐手抢3枝,并将两个儿子送去参加抗日工作。
实行民主政治,激发了广大贫苦农民的民主意识,他们运用自己的民主权力,组织起来,清算代表封建顽固势力的恶霸地主。根据地到处呈现出一派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氛围。
经济建设多管齐下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发展,为抗日战争提供物资保障。早在根据地初创时期,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抗日政府就制定了合理负担、减租减息的政策。在抗灾救灾斗争中,政府为鼓励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又采取了贷款、贷粮、以工代赈、减免负担、表彰奖励劳动模范等措施,激发农民的生产热情。1944年初,太行、冀南区党委分别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大生产运动,号召党政军民总动员,迅速掀起了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措施,根据地军民渡过了难关,并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1941年冬到1943秋,整个太行区雨雪很少,秋季基本绝收。旱灾、水灾、蝗灾、雹灾和传染病在许多地区反复交错发生。在这艰难困苦时期,日寇乘机大肆推行残绝人寰的“三光”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了极其严重的问题。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压倒根据地的军民,邯郸境域内党政军民开展生产自救,共渡时艰。中共太行分局、一二九师司令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等领导机关,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度,克服困难。
在大生产运动中,邯郸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发挥了带头作用。所有能参加劳动的工作人员,不论职务高低,都规定了生产任务,定出了生产规划。在涉县,一二九师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首长刘伯承、邓小平、杨秀峰、薄一波、戎伍胜等经常荷锄挑担,与战士、群众一齐生产劳动。
1944年3月初,冀南区党委发出指示,号召机关部队参加生产。太行区还提出了“人人努力,户户动手,上下结合,生产度荒”和“不饿死一个人”的口号。
为了自救,当时鼓励大家发展以纺织为主的副业生产。组织妇女纺织是当时最普遍的副业生产活动。这既是邯郸人民生活需要,更是支军、支前的重要行动。纺织运动在大生产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1943年冬,邯郸各地开始试办纺织合作社或小型纺织工厂。到1944年春,纺织合作社已普及各县,冀南三专区参加纺织的妇女达43万人。在纺织合作社推广过程中,武安柏林寨上村郭恒的、鸡泽县孟贯庄荣林娘领办的合作社树为妇女纺织的旗帜。1944年春,郭恒的被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授予“边区一等纺织英雄”称号。1945年春,荣林娘当选为“冀鲁豫边区一级劳动英雄”。
思想文化建设百花齐放
毛泽东指出,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持为人民服务。并提出了加强根据地文化建设的措施和方法,如办好各类学校以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开展学习运动以提高干部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贯彻统一战线方针以调动各种积极的力量。
正是在毛泽东的文化方针指引下,晋冀鲁豫根据地军民将大力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作为根据地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使其和根据地其他各项事业齐头并进。
创建抗日剧社,开展群众文艺活动。抗日战争期间,邯郸一带的文艺宣传较为活跃。一二九师的“先锋剧团”、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太行山剧团”、八路军野政的“实验剧团”、385旅的“战旗剧团”、太行2分区的“前哨剧团”、太行5分区的“奋斗剧团”、抗日军政大学的“抗大文工团”以及日本反战同盟的“同胞剧团”等经常在根据地和战地演出,宣传抗日,激励抗日军民的斗争信心。与此同时,涉县成立“清漳剧团”活跃在涉县、晋东南一带;邯郸东部各县普遍成立了文化教育救国会,组建了群众剧团或文艺宣传队。这些文艺团体和组织,围绕抗战的需要,编排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邯郸抗日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编排出了许多反映抗日战争和群众现实生活的话剧、快板、相声等作品。其中《送郎上战场》、《兄妹开荒》、《纺织忙》、《上冬学》、《生产大合唱》、《互助组》等剧目普遍受到欢迎。
创办新闻事业,宣传抗日救国思想。为宣传抗日,报道八路军敌后游击战的战斗情况,反映根据地人民的生产生活,1942年8月,《新华日报》(华北版)由辽县迁至邯郸涉县。1943年10月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改为太行版,社长史纪言,副社长安岗、薛慕岳、周永生。至此邯郸一带已有六种区党委及以上级别的铅印或石印报纸,如《新华日报》、《晋冀豫日报》、《冀南日报》、《太岳日报》、《卫河日报》、《中国人报》,此外各种专区以至某些县办的石印小报,总计50余种,这些报纸向广大敌后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揭破了日本侵略者、汉奸和反共顽固分子的造谣诬蔑与欺骗宣传,提高了广大人民坚持对敌斗争的信心与决心。根据地的出版事业到1945年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反映群众运动和鼓舞群众斗争的新作品开始出现,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
举办军事运动会,鼓舞军队士气。八路军一二九师经常组织在太行区休整的各军区部队开展练兵式的、适应战场需要的军队运动会,以提高全军的身体素质、军事素质和战斗能力。
为刘伯承祝寿,激励军民抗日信心。1942年12月16日是129师师长刘伯承50周岁寿辰。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为刘伯承举行祝寿活动。为刘伯承祝寿是从斗争形势和政治需要考虑的,当时敌后抗日军民的斗争处于极为艰苦的环境,国民党顽军在日军的诱降下,加紧了投降活动,再次紧密配合日军夹击八路军。刘伯承在抗日军民中有极高的威望,他的威名就是在国民党也得到了公认。他的威名令日伪军闻风丧胆。为他祝寿,有利于扩大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影响,鼓舞人民的抗日热情,打击日伪军的信心和意志。寿日,涉县老区人民纷纷从家里拿出核桃、鸡蛋、黑枣等土特产,敬献刘伯承将军,彰显了老区人民对一二九师军队及其主官的拥护和爱戴。
注:抗日战争时期,邯郸一带大致区划为:以京汉铁路为界,西部磁县、武安、涉县隶属太行区,东部各县隶属冀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