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史纵横 -> 把漳河引上太行山
“水流南山头,吃饭不用愁,没有八路军,这水怎能流。”清漳河畔将军岭下滔滔的漳南大渠旁,129师纪念馆导游用涉县方言给我们说唱了这段顺口溜。这顺口溜传唱出了涉县百姓对抗日战争时期129师帮助老区修建最大的水利工程——漳南大渠的感激之情。当地百姓亲切的称漳南大渠为“将军渠”、“救命渠”、“幸福渠”。
据史料记载,1942年和1943年,日军集中数以万计兵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空前残酷、频繁的大“扫荡”,每次“扫荡”延续时间都在一个月以上。仅对太行腹地涉县等地,大规模的“扫荡”就达6次,同时日军对根据地实行极其毒辣、严密的经济封锁。129师纪念馆馆长杨国旺对129师在涉县的这段历史有着颇深的研究。他介绍说:“1942年到1943年那两年,涉县遭受
到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靠天吃饭的老百姓几乎颗粒无收。虽然清漳河流经涉县境内,但因为没有引水渠,当地群众只能望水兴叹。加上日寇的残酷扫荡和野蛮清剿,群众生活十分艰难。”84岁的赤岸村民郭玲娥回忆说:“一直旱,打不上粮食,就连‘早饭糠,中午汤,黑夜稀饭照月亮’的生活也难以维持。树叶儿都吃完了。”
在人民极度困苦的危难关头,驻涉县的中共太行分局、129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等领导机关,毅然决定克服一切困难,紧缩开支,帮助群众渡难关。除发放大量救灾粮外,还商议如何利用清漳河为民造福的良策,并组成开渠筹备委员会,决定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兴建漳南大渠,要把漳河引上太行山,把旱地变成水浇地。
1943年2月24日,开工的炮声炸响。3000余人的建设队伍,浩浩荡荡开赴漳南大渠沿线。为解决工程技术难题,专门请来30多个石匠帮助凿洞,并派人到敌占区想办法买来一台水利测量仪器,两名政治部的同志到工地一线协助勘测。太行军区、129师及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等党政军首脑机关工作人员,全力支持漳南渠工程建设,纷纷组织人员轮流出工,战斗在施工前线。刘伯承和邓小平多次来到工地上,与民工们一道抬石头、垒石堰,与施工人员一起商议解决修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大渠工程非常艰巨,总共用工12万多,投资160余万元(冀钞),共开凿山洞4个,建成大石桥2座,劈石崖8处,建渡槽14座,打石洞7个,全长30华里。工程艰巨,太行军民奋力排险,逢山凿洞,遇沟架桥,栉风沐雨,戮力鏖战,于1944年4月5日顺利通水。“首起下温村,经王堡、赤岸、沿头、河南店、南庄、茨村,最后到庄上村。渠道沿线14个放水口。渠修成后,使得漳南八村1000多户的3500多亩旱田变成水田,每年可增产35万公斤。为当时帮助涉县人民度荒,改善生活,支援前线,发挥了巨大作用。”涉县129师纪念馆文研室副主任李美菊说。
漳南大渠成为军民鱼水情的历史见证。人民军队以亲民、爱民的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爱戴,从而不断发展壮大,缔造了“9000将士进涉县,30万大军出太行”的不朽传奇。
如今,漳南大渠历经70多年仍发挥着重要的灌溉作用,是涉县的四大主要灌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