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史理论 ->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其世界影响(一)
[摘 要]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把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不断推向前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广阔前景,必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键词]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世界影响
1978年12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40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跨入新世纪、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P158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不断把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推向前进。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生活极大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为人类实现现代化贡献中国方案。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广阔前景,必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更大机遇,必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由点到面:改革开放的起步和全面展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自那时起,改革成为时代强音,开放成为时代潮流,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华大地呈现欣欣向荣的气象。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如何起步和全面展开的,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实行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觉醒”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2]P4,彰显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道路的坚强决心。
这一历史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文化大革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到严重挫折,党认识到“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3]P266。否则,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党还深刻认识到,“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也难以前进,“就要亡党亡国”。[4]P143
这一历史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虽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失误和曲折,但探索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我们党在此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开辟新的道路。
这一历史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东西方关系趋于缓和,世界战争危险逐渐减弱。我们党准确判断国际形势变化,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决心抓住机遇,加快建设步伐。实行改革开放,不是放弃独立自主的原则,而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
这一历史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艰苦创业,生活状况有了根本改变。但是,“文化大革命”导致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1978年还有2.5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3]P116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以上表明,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觉醒”,这是一个重大政治论断,也是一个郑重历史结论,蕴含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我们要深入理解这次伟大觉醒是如何发生的,从而更好把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划时代意义,更好把握党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二)改革开放在实践探索中渐次展开
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领域到其他领域,中国改革开放由试点向全面推广、由局部向全局推进,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
我国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由于多年来存在的管理过于集中、严重平均主义等弊端,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生活困难。穷则变,变则通。1978年冬,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实行“大包干”,“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其他一些省份也采取类似做法,深受农民欢迎,效果立竿见影。党中央充分肯定农民的改革创举,强调“政策是否符合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就是要看这种政策能否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5]P184。1982年1月,党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各地实行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6]P1063-1064。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到1984年底,全国99%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上地一条龙,干活一窝蜂,分配一拉平”的现象不复存在。
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1979年4月,北京、上海等地大型国营企业进行改革试点,使企业在生产计划、产品销售、资金使用等方面有了部分的自主权,初步改变了“打酱油的钱不能打醋”的状况。进而实行经济责任制等方面的改革,打破企业经营好坏一个样、职工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7]P568。此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计划管理体制、价格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到1987年,全国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对外开放也由点到面,不断推进。1979年7月,党中央同意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决定在深圳、珠海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短短几年间,经济特区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1984年视察经济特区时指出:“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8]P963随着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海南岛确定为经济特区,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构成的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对我国改革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其他领域的改革也稳步推进。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已难以适应农村发展。1980年9月,四川广汉向阳人民公社在全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改挂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1983年10月,人民公社体制全面改革。到1984年底,全国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随着城镇集体经济、个体经济迅速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逐步形成,开创了发展国民经济、方便人民生活和扩大就业的新局面。与此同时,以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在探索中取得重要成果。
(三)改革开放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的提出
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P3。围绕这个重大命题,我们党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一系列基本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1980年5月,邓小平就指出:“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4]P313他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P373。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80年4月,邓小平就强调,“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4]P312。党的十三大立足中国实际,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提出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4]P236。他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3]P373这个重大理论突破,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思想束缚。
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4]P237。并用“小康”这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描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1984年6月,他在回答“什么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问题时,讲了“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方针政策”,强调“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相信,这条道路是可行的,是走对了”[3]P65-66。
以上新思想新观点凝结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新认识,明确回答了进入新时期之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个重大问题。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成为指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二、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
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强调在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这个最基本问题上,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全面执行,一以贯之”[9]P57。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国呈现出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景象。认识改革开放是如何开创新局面的,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继续推进改革开放面临的复杂形势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导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陷入低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也面临严峻考验。在空前的压力和挑战面前,我们党成功捍卫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并将改革开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经受政治风波的考验。在“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3]P302共同影响下,1989年春夏之交我国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就国际大气候来说,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一些人产生了“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错误认识。一些西方国家长期支持各种反社会主义活动,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就国内小气候来说,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跟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没有受到有效遏制,加上价格改革过急,少数干部贪污腐化,导致社会上出现不满情绪。在生死存亡关头,党和政府依靠人民,旗帜鲜明反对动乱。同时表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照样干下去,坚定不移地干下去”[3]P307。“要说不够,就是改革开放得还不够”[8]P1279-1280。我们党还作出建立证券交易所、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等重大决策,向世界发出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
沉着应对国际风云变幻。1989年政治风波过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掀起反华浪潮,污蔑和攻击中国政府,并宣布一系列“制裁”措施。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有人借机散布“中国崩溃论”,宣称社会主义中国将随着这一历史剧变而倒下。我们党处变不惊,妥善应对关系全局的风险考验,用行动表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信念”。[10]P633为了扭转局面、争取主动,我国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并对西方国家逐个突破,成功打破“制裁”。
驱散思想上的迷雾。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一些人对改革开放产生怀疑,提出姓“社”还是姓“资”的疑问。这是关系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对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作了深入阐述,拨开了思想迷雾,明确了前进方向。
邓小平南方谈话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指导党的十四大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鼓舞全国上下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推动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高潮兴起。
(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意义。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11]P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这几个字“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创造性和特色也就体现在这里”。[12]P203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整体性推进。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西方经济学家则认为两者互不相容。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深刻认识到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党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三)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从1994年底开始,1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通过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党的十五大后,按照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改革思路,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全面展开。与此同时,我国先后出台财税、金融、外贸、投资、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领域一系列体制改革措施,逐步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到2000年,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初步建立。
对内深化改革与对外扩大开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国牢牢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9]P375。继续扩大开放沿海城市和内陆边境城市、沿江城市和省会城市,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随着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实施,对外开放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标志着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确立。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全面参与全球经济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对行政管理体制、党政机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1]P208写入宪法后,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立法步伐明显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相继颁布实施。党的十五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依法治国提到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高度,极其鲜明地突出了法治。此后,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个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民主建设逐步加强。我们党还立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条件,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总目标,并着力解决“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党科学分析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强调,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13]P537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三、加快步伐:改革开放在科学发展中深化
党的十六大后,我们党着眼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提出科学发展观,并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认识改革开放是如何在科学发展中深化的,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改革发展面临的“两个前所未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改革开放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同时,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政治力量重新调整组合,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据优势的压力。
从国内看,我国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前两步,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取得了较大提升,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状况比较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等。
从党内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严峻复杂,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需要加强。
综合内外因素可以看出,机遇和挑战并存,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机遇十分宝贵,不可错失。我们党经过深入研究,判断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2003年春,我国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重大疫情,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党和政府果断采取有力措施,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应对疫情,确保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夺取了抗击非典的最终胜利。这次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也暴露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引发了党中央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进行思考,逐步提出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4]P465。科学发展观开宗明义地提出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不仅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目的等问题,而且充分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在发展问题上的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发展的各个方面内容,使我们对发展问题有了一个全面、系统、准确的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机统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指导经济发展的方针,从沿用14年的“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强调“好”字当头,就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5],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着力解决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问题,并制定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围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提出我国在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取消农业税及各种附加收费,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深入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着眼于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战略,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着眼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调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之一,并作出具体部署。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的自身建设也提出更高要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进一步阐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标,提出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重大命题,强调要“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实效”[16]P252。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